|
您现在的位置: 浙江桐乡教师网 >> 文章中心 >> 它山之石 >> 文章正文 热 ★★★ |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记郑州市第102中学的课堂变革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 点击数:2016 更新时间:2009-12-10  |
|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炳亭 特约记者 洪 湖
11月23日,河南省郑州市的主流媒体齐聚该市第102中学。一所原本普通的城市中学缘何能吸引媒体的关注?刚刚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的崔振喜校长说:“媒体都是冲着我们的课改来的。”的确,一年多来,郑州市第102中学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中依靠“高效课堂”,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他们缘何要选择与课堂决战?他们与传统课堂到底又有着怎样的“仇怨”?崔校长面对众多媒体直言不讳地说:“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乃至负效,严重制约了课堂效益,而且钳制和异化了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在扼杀学生的天性,我们忍无可忍了。” ●黑板变成了白板 郑州市第102中学到底有什么课改经验?据崔校长介绍,早在河南省实施新课程之前,郑州市教育局就十分重视课改,并支持102中学要勇于开展课改探索。尤其是随着102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联姻”,豫鲁两位“崔校长”从此携手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共谋高效课堂的发展。 开始时,学校只是复制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但一段时间之后,102中学有了自己的新思路。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件优越的优势,把“预习展示、调节达标”的教学探索和电子白板技术融汇,形成了该校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学校还针对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每周由备课组长把“问题”汇总至教科室,再整理分类,然后把梳理出的问题以小课题的方式分解到备课组,让教师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探讨研究,营造一个时时在教研、处处能教研、人人会教研的管理机制。 导学案的编制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和路线图,102中学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特色管理模式,即导学案的“三化”——层次化、多元化、人文化。层次化是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享受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多元化是加入了学科之间的整合与渗透,提升学校的学科整合能力,培训学生的交叉思维方式与习惯。人文化是在知识中渗透人文背景和人文元素,让知识鲜活起来。 用行动解读教育理念,102中学盘活了课堂。郑州市教育局这样推介102中学的课改经验:一是瞄准课改突破口,二是强化校本教学研究,三是盘活课堂教学常规。还介绍了学校的具体做法:“黑板”变“白板”;“课堂”变“学堂”;“演员”变“导演”;“一言堂”变“百家鸣”。 ●给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展示空间。可102中学每个班70人左右,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 崔校长说,有了“开放”的教育思想,未必一定要机械地模仿杜郎口中学的四面黑板。他们决定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取代黑板。 “没想到,‘白板’比‘黑板’的效果好太多了!”崔校长说,学生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上课时就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了,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从而让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现实。 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孙丽宏说,102中学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表面上看分到每个人、每个小组展示的板面少了,但是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依然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在学生的巩固、反馈中,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据学校刘可平主任介绍,郑州102中学已经将教室内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连通网络,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老师、学生们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崔振喜校长说:“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如同给开放式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课堂角色决定生命力” 经过近一年的课改探讨,102中学的课堂渐渐变得有声有色。可要继续向纵深发展,还必须彻底弄清楚,教师在课堂上究竟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于是,他们采用课堂剖析、教师论坛等形式,让教师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课堂“角色”。 “课堂的角色决定着课堂的生命力”,崔校长总结说,找到了关键便会一通百通。从此102中学的课堂发生了质变。 “课堂”变“学堂”。教师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讲题授课,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或就某一疑点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难点疑点时,即时给予点拨。“演员”变“导演”。教师由课堂上滔滔不绝满堂灌的“演员”转变为策划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演”,所采用的“剧本”即“导学案”。 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和研究,学校提炼出了“预习、展示、调节、达标”的课堂模式。预习可以是个人,学习对子之间,也可以是小组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展示是让更多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让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调节是课堂的杠杆,是高效课堂的成败所在。达标是课堂的结果,达知识标、达能力标、达情感标。 “一言堂”变成“百家鸣”。如今在102中学的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知识的生成和心灵的成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一言不发被动接受变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体验和感悟。 为把课改引向深入,学校还实施了“三步”措施:一是专家引领,依靠校内外的专家对教师进行教学的引领和培训;二是学校不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技能培训,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三是做好集体备课,在导学案的编制和设计上下功夫,备好课;四是上好年级的研讨课,学科组集中力量听课,指不足,定措施,帮助上课教师完善课堂设计。 ●“新课程改变了我的一生” “学校的教室、书本、教学方式、校园环境……都是焕然一新。”初一年级(5)班的吴卿同学这样描述学校的变化。“我变得坚强,变得勇敢,变得更加有恒心,学会了坚持,学会遇到困难哭是没用的,还学会了去大胆尝试,只要有自信,就一定会成功!”初一(6)班的王宝意同学描述了学习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初一(1)班的郑向宇同学也描述了自己的变化:“原来,我从来不敢上讲台讲话……但是老师让小组每个人都要上台去展示。第一次,我的声音小得像在说悄悄话,声音也很抖。不过,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提高了嗓门,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我。就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我胆子大了很多,在众人面前不再扭扭捏捏的了。一个月以后,我发现我变了,爸爸妈妈也悄悄地议论说我变了……” 期中考试初一年级的作文中,刚入校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写到了高效课堂。这让七年级年级长何培谊欣喜不已:“我们的孩子居然有这样的认识和收获,确实让我们感到意外。” 崔振喜校长说,“把学习还给学生,把教室还给学生”,彰显出民主的办学理念;“教育是理想更是生命”让教师时刻充满自信与快乐,有教育理想的人才能焕发出教育的智慧和动力;教育改革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创新是教育品牌的灵魂。教育改革的路很艰难,但选择了就一定要走下去,因为风光总在险峻处。
|
|
|
文章录入:信息技术处 责任编辑:信息技术处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