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2010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光似白驹过隙,在依依不舍中,我们撕去了2009年日历的最后一页,迎来了崭新的一年。尽管身处深冬,寒风依然凛冽,雪花漫天飞舞,但春的希望已在孕育。心中有梦想,未来就有希望。2010年,教师把梦想植根于教育的沃土,期待收获生命的希望。
●期待改变应试教育模式 尽管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形成的桎梏却很难迅速消除。2009年底,随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去世,“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媒体的广泛热议,不仅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关注,也让很多普通老师为之反思。 针对“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已经开始实施“珠峰计划”。山西省浑源县科教局任雪峰老师希望,新的一年,国家能够继续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当前应试教育模式,改变当前的评价机制和体系,真正让教育走上创新、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期待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更宽广些。”山东省潍坊市滨海中心小学孟祥杰老师说,他希望在新的一年,社会能直面“钱学森之问”,尽力拓展人才脱颖而出之路。 2010年,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年。四川省广安区前锋镇小学得胜分校教师钟乐江希望,教育改革尤其是高中课程改革,要多一些实在,少一些虚假;多一些真诚,少一些作秀;多一分循序渐进,少一分急功近利;多一分因地制宜,少一分好高骛远。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教师巴述丽希望,新的一年,孩子不再只是学习枯燥的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开创性学习;教师不再一味传授知识,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教师行业不再是辛劳的代名词,教师的地位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师的权利得到真正的保障。校园不再有“踩踏事件”,不再有“弑师事件”。 ●期待“教育家办学”不再是一句口号 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这句话给很多基层的老师带来了希望和鼓舞。甘肃省兰州铁路第四中学教师徐生坛就是其中之一。他历数了“因为缺乏教育家”而导致的五个后果:“因为缺乏教育家,素质教育的推行举步维艰;因为缺乏教育家,许多地方的课程改革不断地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怪圈;因为缺乏教育家,党和国家的教育‘好经’不断地被‘念歪’;因为缺乏教育家,许多教育行为长期违背教育规律,导致了目前学生苦、教师累、家长抱怨声不断的局面。” 距离温家宝总理提出教育家办学已经两年多了,2010年,徐老师期待,实现“教育家办学”不再是一句口号! ●期待“绩效工资”按时发放 作为广大教师的“暖心工程”、“民生工程”,绩效工资的政策一出台,就受到了教师的热烈欢迎。2009年,一些老师拿到了绩效工资,但一些老师还在苦苦观望。 新的一年到来了,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二中教师张春燕希望自己的学校能赶快实施“绩效工资”,她和同事们也能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好处。 陕西省丹凤中学教师张富群希望,应该加强教师绩效工资的调研,积极稳妥发放教师绩效工资,真正落实教师绩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鼓励教师终身从教,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基。 ●期待教师安居工程 安居方能乐业。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但这些投入主要解决了教学用房和学生用房问题,一些教师特别是终身从教的农村教师,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2010年,四川省广安区前锋镇小学得胜分校教师钟乐江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控制物价和房产,让农村基层教师逐渐有能力购买属于自己的住房,实现教师的“安居工程”。湖北通城云溪学校副校长潘广云说:“希望云溪学校的教师,特别是支教老师能够在2010年住上教师周转房。” ●期待人人抢着当农村教师 身处发达省份的偏远地区,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第一小学教师林灿洪十分关注农村教师待遇问题。他希望2010年,全国农村教师的待遇得到大大改善。 据林老师介绍,为了吸引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广东省从2008年起实施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按照规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被录用为公办在编教师后,每人每年退费6000元,任教一年退一年费用,本科毕业生退费以4年为限,专科毕业生退费以3年为限。 林老师认为,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很关心农村教育,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教师与公务员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有明显的差距。 林老师梦想着有一天,人人争着当教师,“我相信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教育事业肯定能得到更大的飞跃”。 ●期待农村学校像模像样 进入新的一年,“教育公平”依然是许多教师关注的热点。2009年重庆万名农村生弃考、高校农村生源减少的现象,再次凸显了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 湖北省巴东县白沙中学教师向朝辉忧心忡忡:“因为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的悬殊,学生流动愈演愈烈,城镇学校每班足足八九十人,而有的乡下学校每班不足四十人,这将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更让向老师担心的是,随着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大量骨干和优秀教师纷纷调出农村。几年来,除了资教生,他所在的农村学校没有其他教师补充,英语和数学学科教师一直短缺,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如果国家把农村学校也建设得像模像样,我们的学生就能就近入学,可以少花很多钱,少跑许多路,少操很多心。”向老师代巴东县的父老们道出了心声和希望。 山东省邹城市太平中学教师程文金也是一名农村教师,他的期盼很实在:“希望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能够正常使用,不再是应付上级领导和外来人员检查或参观的遮羞布。英语、音乐、美术和劳技等课程也像城里学校一样有专职的教师来教,而不是由其他老师兼课,或者仅仅是一个摆设。” ●期待教师健康受重视 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尽管各级政府为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教师工作生活境况仍不容乐观。 山西省浑源县科教局任雪峰老师建议全力推进教师健康工程:一是积极开展教师健康教育,比如学校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健康咨询、保健系列讲座、专题报告等健康教育活动;二是完善和落实教师定期体检制度,坚持定期为教师进行健康检查,为教师的健康情况进行建档;三是增加投入,加强教职工体育、娱乐场地与设施的建设,因地制宜开展适合教师工作特点的健身项目,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 ●期待职称改革落实得更好 “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不再是‘终点站’了”,刚开始获知山东省潍坊市将成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区域的好消息后,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李毅备受鼓舞。 2009年末,备受关注的职称改革评审和转轨活动终于正式实施了。制度解读、填表自评、考核确认、任前公示……在一整套文件制度的引领下,潍坊市各学校按部就班开展职称改制工作,小学职称序列相应转变成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副高级教师”第一次出现在潍坊市,李老师也由原来的“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变成了现在的“中级职务一级职称”。 2010年,李老师希望潍坊市的职称改革考核标准更“草根”一些,多为小学教育提供高级职务职称名额,落实得更好。同时希望能将优秀的职称改革经验推广普及,给所有的小学教师带来更多的福祉,换来更大的工作动力。 ●期待教科研开花结果 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安身之本。2010年,很多教师希望自己在教学研究上有更大的提升。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小学教师吴锡龙希望自己申报的省级科研课题能够批准立项。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实验小学教师谢华蓉希望2010年自己的“小高”职称能够顺利通过,希望自己永远保持踏踏实实向上的姿势,“教”出好成绩,“研”出新水平,挥动“教”“研”双翼,带领学生们一起飞向更广袤的天地!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必不可缺。尽管2009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了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采取了送培下乡、网络视频等培训方式,但在山西省浑源县科教局任雪峰看来,效果并不是很好。新的一年,他希望教师培训工作部门更加了解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要,在培训内容的层次上,更多向基础性理论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倾斜,打造符合一线基层教师需求的培训内容,使一线教师真正接受优质的教师培训。 ●期待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永远是教师心中最牵挂的人。2010年,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教师周斌期盼“校园安全”工作取得更多实效,不再有流于形式的现象,让安全落到实处。“希望学校能够开展切实有效的安全练习活动,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教,为演习而‘演戏’,只上‘欣赏课’,真正让学生拥有足够多、足够有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逃生技能”。 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班主任,让湖北省沙洋县马良中学教师龚清平揪心的是班上的那些留守儿童,“他们大多在孤独的环境下寂寞地成长,不得不在网络世界寻求一丝慰寄,加之常年缺失亲情的滋润,心理很脆弱”。龚老师期盼2010年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能寻觅到更多朴实动情的文字让孩子们感动,让他们不再孤单脆弱,更加温暖快乐。 2009年,因为工作出色,安徽省繁昌县第二中学教师程红旗收获了“县级优秀教师”的荣誉。新的一年,他带的学生将要参加高考,程红旗老师最大的期望就是学生复习好,考试好。“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称职引导者,更要热情关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在走上社会或进入高等院校前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珍贵、生活的温暖和未来的美好。” 面对即将在今年离校实习的学生,山东潍坊科技学院的游海英老师希望他们能珍惜实习这项“热身运动”,“摆脱学生时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单纯孩子心态”。在新的一年中,游老师期待自己的学生能学会“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承担责任,把握好身边的机会”。 山东枣庄市中区回民小学的王祥征老师在新年里牵挂着学生的安全,他说:“校园安全,重于泰山。学生的生命犹如初绽的花朵,是十分美好的,也是极易摧折的。新年到了,期待每一所校园都充满安全祥和的灿烂阳光,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安全幸福的灿烂笑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