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11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集体采访。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等出席集体采访并回答问题。
解决“减负”根本出路在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针对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问题,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减负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规划纲要》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县(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郝平强调,《规划纲要》强调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来,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公民依法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特别是要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等等。因此,应该说《规划纲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力求把以人为本、促进公平、均衡和扶持困难群体等一些重要思路贯彻在《规划纲要》当中。
通过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本次《规划纲要》与之前一些文件的重要区别之处。”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认为,此次《规划纲要》的多个部分都涉及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孙霄兵说,过去我们特别容易用一个标准化的模式来衡量人才,用考试分数、学历证书来衡量人才。今后要改变这种情况,要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等观念。还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推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还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 “要进一步让教育教学评价更加适合各种人才培养和多样化人才涌现的要求,防止用一个政策进行评价。要克服唯学历、唯分数评价人才的方式。”孙霄兵说。
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针对《规划纲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到保障部分加以规定,孙霄兵解释说,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教师队伍的保障和支撑,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保障和支撑,我国的很多改革和发展都是不能落实的。 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孙霄兵认为,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要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如果把师德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其次,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比如,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尽管近年来,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有很大的提高,但孙霄兵承认,还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要积极地予以解决。特别是要依法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平均水平。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其他类型教师的工资,都要执行国家的法律规定。 他还透露,教育部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教师还要执行倾斜的政策,包括对幼儿教师也要进一步制定编制的标准。此外,为了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教师在评定高级职务时,原则上要有一年在农村或者是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反对名校“占坑班”
每到“小升初”时,很多重点中学自办的“占坑班”(培训班)都会吸引大批家长和学生的目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坦言,这个问题是社会很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部各个相关司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规划纲要》对此也给予了特别的强调,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解决“小升初”以及择校问题的根本之道。 “在当前的情况下,也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加强学校均衡发展的速度。比如通过教师、校长的有效流动,尽快实现各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比如通过学校之间紧密的协作、学校的联盟、学校集团办学等形式,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总之一句话,对于任何违反国家规定,通过‘占坑班’以及其他方式来吸引生源的做法,教育部明确表示坚决反对。”袁振国说。
高考成绩不再是唯一依据
就备受关注的高考问题,孙霄兵认为,这是一个涉及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问题。但他特别强调说,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有几点需要掌握:第一,应当有高考的制度,因为它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基本制度。第二,高考制度必须改革,如何改革?《规划纲要》已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制度。 在具体的做法上,孙霄兵说,要完善中考和高考。首先要逐步实施高等学校的分类入学考试,今后全国本科、专科一起考试的制度要加以改变。他认为,可以尝试本科、专科分开考试的做法,即在全国只进行本科考试,把专科的考试下放到省里进行,愿意报考专科、高职的学生,不需要参加全国的统考,这样可以减轻压力。另外,要探索高水平大学联考。尽管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完善,但是这个导向是正确的。 在如何完善招生录取办法上,孙霄兵说,高考成绩是一个重要的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要把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如何参考,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在高考的具体录取制度上,要实行多元录取的机制,来解决多样化考试的问题。 孙霄兵还表示,今后的考试还要进一步推行社会化考试,现在已有所试点。“这些考试,需要在严格的法律法规保障和社会监督下进行,要逐步进行,不是说今天提出马上就要实行,一定要取得试点,经过慎重研究,才能全面推开。”孙霄兵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