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教师
2003年8月,陆丽丽老师来到中山路小学任教,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眨眼间已是7年整了。回顾自己几年来的工作,感慨之余,又多了几份期待!在不经意的日积月累中,对教师这份职业所赋予的责任,在她脑海中愈加清晰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牢记神圣使命,争做一名品行优、业务精的教育工作者。学高为师,发扬优良学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身正为范,以自身的高尚情操、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甘为人梯,对学生充满爱心,从照亮别人中成就自己,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在教学工作中,她坚持认真钻研教材。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及时总结反思。在讲求轻负高效的今天,她带着创新的意识去实践新的教育理念,以“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动地位,使学生想学、乐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她总是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秉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信念,给学生一颗诚挚的爱心,用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她深知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待同事,她也总是尽心尽力。在这次培训期间,为了帮助组内成员搜集资料、评课、讨论教案等,她总是忙碌到深夜,受到组内其他老师的一致夸赞。
教育之路,且行且思
“明日何其多,今日需踏实。”这是陆丽丽老师提醒自己的座右铭。她总是在思索: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内,挖掘出学生无尽的潜能?在90学时的集中培训中,她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自己有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吗?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了吗?没有,自己只是一味的钻在自己设想的圈子里,在学生偏离预设轨迹的时候拼命地把他们攥回来,更有的时候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特级教师郎建胜在讲座《带给学生有过程的结果》中讲到数学教学过程好比是给一棵大树浇水、施肥,结果应该是学生自己结出的,这样数学大树才会越长越茂盛,硕果累累。教师和学生要共同经营好课堂文化,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袁晓萍老师的讲座《有效的课堂倾听与回应》中也讲到儿童语言是自然生长的力量。一个个鲜活的课堂实例,看后听后,她恍然大悟:哦,原来可以这样上!这也让她坚信了自己今后的课堂之路又有一个新的开始。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久远的。培训留给了她很多思考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怎样锤炼自己的语言等。在接下来的教育实践中,她将不断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
陆丽丽简介:
女,1982年出生,小学高级教师。2003年8月进入中山路小学,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至今已有9个年头了。自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始终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尽心教书,潜心育人。努力给学生一颗诚挚的爱心,用爱心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在学科教学上,追求轻负高效,认真钻研教材,课后及时总结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近几年多篇论文、案例在各级比赛中获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