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美丽人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从教六年来,褚银花老师正是带着这样一颗燃烧自己,温暖和照亮他人的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的。
褚银花老师亲切随和,但追求梦想却坚定执着。在语文课上,教给学生应试的语文知识不是很难,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语文爱好者,让他们真正学会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繁重的教学、班组管理工作之余,她从先进的教育理念中汲取营养,大胆创新,秉承语文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把生活引入语文,让语文提高生活品位。学生在她的博客中这样留言:“花姐的语文课对我们来说有点像社会课,在语文课上我们常听到关于人类、社会、人生各方面的知识。”与生活拉近距离让她的学生们爱上了“花姐”的语文课。
学海无涯,行思结合
年轻是禇老师最大的资本,年轻的她经常留恋于书店,拿起一本专业书一看就是半天,往往要等老板催促才不舍的离去;年轻的她习惯熬夜,学生习作上红红的评语往往出自于她深夜的苦思;年轻的她常常家访,开着小毛驴穿梭于大街小巷只为了解学生的近况。
但繁忙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并没让她停止思考,她常常问自己,我是个称职的老师吗?我给了孩子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吗?而90课时的集中培训正给了她充实的养分,她就如干渴的树苗大口大口吮吸着专家学者带来的文化大餐。在上海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默老师的《提升教师素养,关注学生成长》讲座中,禇老师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其中如何倾听学生让她受益匪浅;正确的批评又让她反思了自己曾经很多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如何增加班级凝聚力的环节,让她茅塞顿开,跃跃欲试于自己班级。在杭州文晖中学校长赵群筠《从无声的文字到有形的语言-提升解读文本能力的路径探寻》中通过赵老师细致的讲解,她恍然大悟:原来文本还可以这么解读!在刘飞耀老师的《文本细读视域下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体会到细读文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被小组选为赛课教师后,她认真备课,晚上赶回学校利用学生晚自修时间进行试教,结果也表明她的功夫没有白费。短暂的培训,却收获了永恒。在接下来的教育实践中,她将不断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
褚银花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到:随着年龄的增长,退去了岁月的浮华,我发现自己的人生其实是充满光华的,因为我整天面对的不是没有生命的图表,不是一心与你捉迷藏的数字,而是一颗颗充满活力的年轻的心!蜡烛可敬,但它的命运却是可悲的,我不喜欢悲剧的命运,“火树银花”是光芒四射的,一直愿自己的职业也迎来个“不夜天”!
个人简介:
褚银花,女,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自2006年毕业进入乌镇中学工作至今,一直担任语文学科的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市骨干教师。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多次担任县市级和片级公开课。2012年的青年教师业务竞赛中获二等奖。08届毕业班学生杨佳萍为当年市中考状元。工作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努力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所提倡的“大语文”教学,受到学校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